[PM雜談]技術雖然很重要,但也別忘了從商業面思考產品
最近給自己兩個習慣,一個是上班前半小時看些國際或商業新聞,把自己抽離資訊的環境。因為不是本科出身,所以好多資訊科技的東西對我來說都是新的,但發現技術追久了,自己腦袋會變鈍,而且思考很容易變得技術本位。
/
比如說,當我從商業週刊裡得知唐鳳的「數位疫苗護照平台」要用PWA製作時,其實我心裡蠻疑惑的,畢竟PWA本身在底層技術上有很多限制,跟工程師討論也認為這不會是混合開發的首選,Flutter或React Native可能會是更好的選擇。
/
但當我回頭從商業面來檢視「疫苗護照」這個客戶目的時,卻不免覺得:的確,以裝置相容性來說,這種可被安裝的Web APP客戶留存度高,也就是民眾把這個平台留在手機裡比較簡單、且不占空間(許多APP的Lite版本就是如此)、而且開發維護成本也少、功能有最基本的資料傳輸跟推播功能,也是夠用了。
(欸我沒有在背書哦,花多少公帑就讓我們看下去…)
/
商業上要做到甚麼程度對客戶來說才叫夠用,而不是盲目使用最好的技術,真的很吃經驗,適時放下工程端或設計端的盡善盡美,客戶需要的其實沒有這麼複雜。
/
客戶說,想要在庭院裡為孩子架一座鞦韆,設計師設計了歐式的庭園鞦韆;工程師按照人體工學規劃最省力的鞦韆;誰知道父母想的是傳統公園的鐵鍊鞦韆;又怎麼知道孩子想要的只是一條粗繩綁著大輪胎的鞦韆。
/
弔詭的是要能做出這樣剛剛好的決策之前,還是得先了解許多技術的東西,想辦法在培養工程思維的同時不落下商業思維、並且不忘記人性。盡信書不如無書,能解決事情的技術方法很多,但能擊出甜蜜點的關鍵永遠在人身上。
/
所以我給自己的第二個習慣就是多主動開口了解人。放輕鬆、不要怕受傷、保持開放心態、盡情體驗,反正人生就一次嘛!(笑